原创 粤团x新周刊 广东共青团 收录于合集#青春奋进高质量发展 15 个 #新青年故事 13 个
广袤乡野蕴藏无限机遇,为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提供创新创业的舞台。
(相关资料图)
而这些信念坚定的年轻人,他们的勇气与热情,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骑着电车穿梭农田
“我是农民的女儿”
郑妙鸾,毕业于广州大学2020届会计专业,“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志愿者,服务于揭阳市惠来县鳌江镇人民政府,兼惠来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晴空下,一个年轻女生骑着电动车,在冬瓜地中穿梭。
这是26岁郑妙鸾的日常。
2020年,郑妙鸾毕业于广州大学会计专业。彼时的她面临着各种职业选择,但她最终回到家乡。
为何选择这条路?
据郑妙鸾回忆,毕业那年的11月,她参加了团省委组织的“农村领头雁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她看到很多农村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发生了明显变化——村庄变美了、村民变富了。
这也让她想起,大学党课上听到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故事——黄文秀放弃繁华都市的生活,一头扎进大山深处的贫困村,用一年零八十二天帮助全村417人脱贫,将当地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到2.71%。
“我和她一样,作为农民的女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的家乡很美,我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郑妙鸾说。
2021年5月,郑妙鸾父亲因病去世。这对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郑妙鸾打击很大,她深刻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残酷。看到母亲孤单地留在老家,她于心不忍,更加坚定了返乡工作、陪伴母亲的决心。
因此,当看到“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招募信息时,郑妙鸾立即报名,成为了一名乡村振兴行动的志愿者。
最初,郑妙鸾也曾遭受非议。
“我们同村的阿叔阿婆觉得我读了十多年书,毕业后不计报酬返乡做义工,不如去考公考编,或者看一下外面有没有更好的工作。”
郑妙鸾坦言,自己对生活的要求不高,“衣服上网买几十块的就好,只要得体、保暖,没必要追求品牌”。
采访时,她细数了作为志愿者的好处——“可以学到许多工作之外的技能,比如近两年我学会了操作单反相机和无人机,以及与各种不同立场的人进行沟通”。
其实,邻居眼中这个“不切实际”的姑娘,一直都在做着相当实际的工作。
因为之前有一年的驻校社工志愿服务经历,所以回乡后,郑妙鸾非常关注当地青少年的教育和健康问题。
“在乡村,这两个问题仍然不容小觑。近期,就在我们镇上,一名七十余岁的男子性侵了一名十来岁的女学生,震惊之余,我也意识到,健康教育在乡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于是,郑妙鸾通过与多方沟通,同时在公益组织的支持下,对接了北京的一个公益基金会到家乡鳌江,开展以“拥抱青春期”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程,全面、系统、专业地向鳌江中学七年级全体学生讲授性教育知识,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侵犯。
5月底,郑妙鸾又请来志愿团队来村里给初三同学上心理解压课,帮助他们从容面对中考。
郑妙鸾在鳌江镇中心小学给学生发放明信片
与此同时,郑妙鸾努力推进鳌江镇融入大湾区蔬菜产销体系,比如种植黑皮冬瓜。她协助了山栗村冬瓜品种种植试验田建设,试种6个市场上畅销的高经济效益冬瓜品种,同时寻找更适合当地种植且提升经济效益的冬瓜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
“我不是外面号称的所谓‘冬瓜公主’,这个实在不敢当,我只是一个普通志愿者,参与了育苗、卖苗的工作,这是一个团队合作。”
2021年8月,郑妙鸾当选惠来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成为人大代表后,她从群众需求出发,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多个建议。
现在,不少大学生都有回乡发展的想法,但因对回乡前景不明晰而踌躇不前。对此,郑妙鸾认为:“乡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舞台,回乡青年一是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创办农业管理型公司、农村新媒体公司;二是可以像我这样参加基层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现在有一定的政策扶持。”
同时,她建议大家在乡村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自身学习,一是提升自身技能、二是提升自身文凭。
与每一位为前途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对于未来,郑妙鸾有着自己的计划。今年秋天,完成三年志愿者工作的她将带着理想,重新回到校园,继续学习和完善理论体系。
“回想起来,我这三年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过得很有意义。虽然能力有限,但问心无愧。”郑妙鸾说,“回乡三年是自己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因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家乡人民的认可。”
从一线城市返乡
打造「大湾区菜篮子」
曾嘉宁,云浮市七届市政协委员、2021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认定人员。
广东省青联委员曾嘉宁,从一线城市返乡创业6年。
他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对接扶贫项目,累计带动农户1000多人。
从空调行业技工到汽车美容师,再到如今运转千万产业、帮扶数百户农户的“新农人”,他是怎样做出转型决定的?
初入社会时,曾嘉宁先在广州工作了3年。起初以为“大城市收入高,有一技之长到哪里都能找到工作”,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刚入社会时,缺乏经验,遇到挫折容易感到压力;而且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快,行业竞争大。”
对城市生活慢慢厌倦的曾嘉宁,开始怀念家乡。
2016年春节,曾嘉宁回到家乡云浮市云安区。在和伙伴们聊天时他发现,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田地大面积撂荒。
“当时,大家半开玩笑地提到回家乡创业,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事。也许我早就想回到家乡发展了吧,毕竟在家乡发展也能干出一番事业,还能兼顾家庭。”
下定决心后,曾嘉宁找到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筹划在家乡创业。
他们发现,家乡云浮的优势在于土地、气候和生态。经过详细了解与调研,最终选择了肉牛养殖行业。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随后,他们跑遍全国各地学习养牛经验。
创业的过程,就像摸着石头过河。
从零到一并不容易,曾嘉宁坦言:“想要干好这一行,学习不能停。”
随着公司逐步发展,曾嘉宁和团队探索出一条“牧草-肉牛-蚯蚓-有机肥-有机蔬果-预制菜加工”的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让农民依托基地参与进来。公司发放牛犊给农户养殖,包回收,带动农民增收;同时鼓励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通过现代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新时代农业体系更好地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云浮市云安区蔬菜种植基地,来源@云安电视
除了养牛,曾嘉宁觉得,人人都要吃的蔬菜,产业潜力同样不可小觑。
“特别是近年来,绿色有机蔬菜食品受到人们欢迎,而我们的菜是优质必需品,希望未来云安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湾区菜篮子」!”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深知从事农业的艰苦。”曾嘉宁希望带动更多农户从传统农业思维转变,严格实行有机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云安蔬菜生产水平,提升商品蔬菜品质,加快有机农业发展进程。
提到理想,曾嘉宁的回答很接地气:“我觉得努力的意义,就是为了家人幸福快乐。”
“不论在哪里奋斗,底线就是能养家糊口,目标则是实现人生理想。每个人都要好好思考自己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想干什么、该怎么干。三思而后行,决定之后就勇敢、快速地行动。”
辞去航天工作
守护万亩桑田成长
李雪艳,食品公司创始人,“领头雁”广东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资助项目——品牌桑叶菜项目负责人。
和曾嘉宁从零探索农牧养殖不同,出生于1994年的李雪艳回乡发展蚕桑产业,更多是为了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守正创新。
2017年,李雪艳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毕业,来到深圳从事航空航天相关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在这期间她担任过许多项目和重大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积累了与国内外人员共事的丰富经验。
2019年3月,父亲打来一通电话:“家里蚕桑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手,你是否愿意回家帮忙?”
李雪艳连夜从深圳赶回家乡英德石牯塘镇,跟家人深入探讨了家乡的蚕桑发展情况。
“人才是最关键也是最紧缺的。”
从小跟着父母从事蚕桑产业,李雪艳深知桑农有多么艰苦。那一晚她彻夜未眠,思考人生的价值所在。
经过几番考量,李雪艳放下深圳的工作返回家乡,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分子。
在后面几个月的摸索中,李雪艳意识到自己经商经验不足,能力有限。2019年8月,她选择到刚创立的英德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工作,深入了解本土情况,整合资源。
为了实现助力乡村振兴的梦想,2021年5月,李雪艳辞去孵化基地的工作开始创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开发桑叶预制菜,立志打造蚕桑特色产业园。
“我的爷爷和父亲都从事蚕桑行业半辈子,哥哥也投身于此,负责全程把控桑叶品质。”坚守初心的爷爷、父亲、哥哥,是李雪艳心中的榜样。
但实践过程中,家人之间也会有意见分歧。
李雪艳认为,蚕桑产业链条很长,要往深加工、精深加工挖掘才能有效提升效益,可以开发护肤品。哥哥却觉得,要守住传统桑园,而非不停开发产品。
李雪艳坚持一试,与好友共创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桑叶植物护肤品,目前已经进入测试和试验阶段,即将推向市场。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整合,李雪艳形成“公司+基地+科研院校+合作社+农户+互联网”模式,目标是把家乡的特色产业传递到全国各地。
从航天航空到种桑养蚕,李雪艳始终敢想敢做。
谈及未来,李雪艳希望,“可以以喝天然山泉水的蚕桑原产地为基础深度研发,引入新技术应用在蚕桑系列食品饮料、蚕桑特色农旅等领域,打造蚕桑特色产业园,弘扬中国桑蚕文化”。
——————
广袤乡野蕴藏无限机遇,也为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提供创新创业的舞台。
无论过去、此刻,抑或未来,势必有很多像郑妙鸾、曾嘉宁、李雪艳一样的年轻人,走在回乡创业、实现理想的路上。正是他们,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着新的动能。
从这些回乡青年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在哪,只要努力,都能绽放光彩。
他们也让我们看到:当青年的信念如灯塔般坚定,眼中就有了明亮的光,脚下就有了清晰的路。
作者丨Sofia、茹;运营 | 李靖越;监制丨罗屿
广东共青团× 新周刊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neweeklylifestyle)联合出品
原标题:《那些「说走就走」的年轻人,眼里真的有光!》
标签: